法国、宗教及价值观体系

发布者:温越涵发布时间:2020-11-05

2020年114日,利比亚前外交部长、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拉赫曼·沙勒加姆在《中东报》发文,就法国爆发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加以评论,他指出,法国急需重新审视延续百年的世俗主义、自由主义传统,高度重视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积极推动在法穆斯林融入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宣扬言论自由,无视伦理道德的约束。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查理周刊》刊登了讽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后,不仅激怒了世界穆斯林群体,而且在法国国内引发了关于《世俗法》应用界限的广泛讨论。1905年法国颁布《世俗法》时,其社会人口构成与现在不同。除利比亚外,马格里布大部分的国家都曾被法国占领,另外还包括许多非洲国家。二战中,法国从殖民地国家招募大量适龄青年参军,以解决兵源不足问题。战后,这些军人大都选择定居法国,成为法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法国社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人口成分也日益复杂,这一变化对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在价值观体系、社会群体行为模式等方面,但是政治家和学者们并未重视这一变化。

这些祖辈来自殖民地国家的法国人,背负着宗教和历史赋予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这些人大多带着经济目的移民法国,对法国和法国文化没有很深的感情,难以被同化。游牧民族出身的他们更加重视部落、家庭,很容易形成社区、团体,拒绝被外界社会同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这类移民多数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在社会上没有很强的话语权。一旦法国遇到经济、社会危机,本土法国人总是会把责任归结于外来移民,他们认为后者工作技能不足,而且抢夺了本土法国人的工作。经济和文化上的对立,决定外来移民很难被法国同化,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土法国人面对大量移民涌入的不安全感和隔阂感。在这一背景之下,外来移民的犯罪行为会被无限放大,民众对他们的不满也越来越多,这也是当前法国排外思想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差异合法化”是维护社会凝聚力、保障公民权利平等的前提,来自其他国家、地区的不同的价值观应作为社会的补充与借鉴。法国穆斯林群体思想中的宗教教义早已根深蒂固,伊斯兰教中的“合法”与“禁忌”是约束每个穆斯林日常生活的有力武器,要消除宗教对穆斯林群体或个人行为方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从尊重差异入手,才能缓和社会矛盾。

法国世俗主义起源于1905年《世俗法》诞生之前,高举政教分离的旗号,最终将宗教逐出政治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与生活的分离,宗教仍然是全世界哲学思想的话题中心。欧洲公民享有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的言论自由,但在涉及伦理道德的话题方面却缺乏限制。法国总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对清真寺资金加以监管和调整,实际上法国应重新审视其延续百年的价值观体系,并针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加以调整。

编译:谭旻

原文链接:https://aawsat.com/home/article/2603906/عبد-الرحمن-شلقم/فرنسا-والدين-ومنظومة-القي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