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洋副教授在沙特《海湾观点》杂志发文

发布者:谭小微发布时间:2024-04-08

近日,中心副秘书长陈越洋副教授在沙特《海湾观点》杂志发文:《人类安全共同体:中国为红海与非洲之角安全注入“稳定剂”》,文章摘要如下:

非洲之角是全球最动荡的地区之一,当前该地区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正在加剧

非洲之角是全球最动荡的地区之一。在内部,苏丹与埃塞俄比亚领土争端、埃塞俄比亚国内冲突、复兴大坝问题、苏丹国内政治危机、索马里青年党活动猖獗等各类矛盾错综复杂。在外部,美国、俄罗斯、土耳其、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等国在该地区涉足已久。非洲之角与红海区域长期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多重威胁,是历史与现实难题交错的产物。

巴以冲突引发的红海危机将带来更广、更复杂的矛盾与冲突

2023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也门胡塞武装作为中东地区反美反以阵营成员与哈马斯“准盟友”之一,于10月底开始瞄准向色列南部红海沿岸城市发射无人机和弹道导弹,由于远程袭击无法对以色列造成实质安全威胁。因此,自去年11月中旬开始,胡塞武装调整战术转而在红海航道上袭扰、劫持与“以色列有关联”的商船,由此拉开红海危机序幕。红海危机既是巴以冲突外溢的表现,也包含胡塞武装背后的也门政治过渡的问题,种种问题交织进一步使得形势复杂化。

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方案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全球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当前全球安全治理架构难以化解不断积累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在全球安全治理领域,中国的定位是为世界和平与全球安全积极贡献力量的负责任大国。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向全球发出的呼吁,中方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

共同安全“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 区安全的责任”“安全应该是包容的,应该把不同地区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全球安全倡议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国必须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

和平解决非洲之角问题是中方具体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方向

中方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深入开展双多边安全合作,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2022年,中国就提出了“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并任命非洲之角事务特使,旨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为斡旋非洲之角热点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在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不到一年后,2023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具体列出了20项重点合作方向和5个合作平台与机制。在文件第八条专门提到和平解决非洲之角以及萨赫勒、大湖地区等热点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向非洲主导的反恐行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非洲国家增强自主维护和平的能力。支持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积极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推动非洲之角和平会议机制化,积极打造合作示范项目。

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在维护红海与非洲之角安全方面的实践

参与全球重要区域的治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全球大国身份的必然要求,中国不但要作为周边安全问题解决的重要参与者,还应该成为全球安全机制的有力建设者以及区域安全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者。中国支持各地区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努力,支持地区国家开展安全对话与合作,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地区安全治理构想。在这一理念下,中国参与红海与非洲之角安全治理是实践全球安全倡议的有效途径。

红海与非洲之角地区向来是世界热点聚集地区,同样也是战略资源汇集地区,应是大国合作的舞台,而非大国争夺的城池。对于该区域而言,当前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安全危机。阿拉伯各国战略自主意识正持续增强,地区各行为体也趋于活跃,将进入一个秩序全面重建的新阶段。中方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深入开展双多边安全合作,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对接和利益共融,为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