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峰会】陈越洋:为中阿命运共同体构建夯实人文基础

发布者:温越涵发布时间:2022-12-12

中阿峰会召开之际,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陈越洋副教授、研究生王浩东在《今日中国》阿文版《中阿峰会特刊》发文,全文译文如下:

图片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中阿文明交往始于汉武帝时期,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合作的主旋律。近现代以来,中阿双方在人文交流、政治互信、经贸往来等领域合作中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和显著成就,其中人文交流是中阿双方开展合作和深化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助推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新冠疫情危机叠加之时,各国更需要相互理解,团结合作。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背景下,中阿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


一、中阿人文共同体构建有彼此文化认知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与发展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积淀,与中华文化的许多观念相互映照,彼此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即天下为一体,整体与局部相伴相生。中国传统文化秉承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理念,世界应是一个有序整体,而不是传统全球治理观念中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的关联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态势更加凸显事物间的关联程度。在中国文化中,世界万物一直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基于这种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传统理念,中国提出了人文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等概念,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合作机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世界的包容性,体现出中华文化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观念。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历史,我们应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在人类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性挑战与日俱增、陈旧思维依然存在、中国与世界关系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它超越了国家、宗教、文明差异,是从人类的整体、长远利益出发,寻找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多份决议和文件中,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难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及其外溢效应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部分国家趁机大搞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还将人文交流政治化,大大毒害了国际舆论环境,严重影响了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国际上也不时出现诸如“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文明优劣论”等排外论调,而作为“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更为强调文明与文明之间平等沟通、自由互鉴的过程,从互动交流、彼此平等的视角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明联系。因此,构建中阿人文共同体可以奠定情感基础,打牢民意和社会根基,以增进国家及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前提,以相互性、平等性、包容性为原则,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为目标,通过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理性认知,实现彼此间文化认同。


二、中阿人文共同体构建有深厚的文明基础


各国文明都是基于本国历史传统和国情,经过长久发展,积淀而成。各国文明均有其独特价值,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保持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前提。构建人文共同体就是要消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与偏见,推动各国形成文明共识,平等对待各国文明,使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阿盟总部时发表重要演讲,他强调,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应当积极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习主席的演讲为中阿打造人文共同体、文明互鉴点亮路灯,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只有秉承平等谦逊、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待各种文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一种文明才能不断获得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中东是人类古老文明的交汇之地,有着色彩斑斓的文明和文化多样性。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既坚守纯洁的理念,追求崇高的理想,同时又充满包容,体现出开放的胸怀。在阿拉伯人向外拓疆的过程中,阿拉伯人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迅速成长为东西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在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最为鼎盛的阿拔斯王朝,阿拉伯人怀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间承前启后,又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充当媒介。他们在哲学、医学、数学、化学、天文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成就璀璨,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也在广袤的伊斯兰大地留下了辉煌的文明遗迹。“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早开通的连接亚、欧、非大洲的大动脉。借助古丝绸之路,中华民族同阿拉伯民族得以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交流。例如,同处14世纪的中国旅行家汪大渊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可以作为双方古代友好交往的表率。历史资料记载,两位旅行家都到过对方国土,实现了历史上的“民间互访”,并各自写下了珍贵作品《岛夷志略》和《伊本·白图泰游记》。伊本·白图泰向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详细介绍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等真实情况,作为中阿双方共同的历史人文交流记忆。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交流互动中实现共同繁荣的盛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中阿双方秉承深厚的历史积淀,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紧握现实合作的需求与机遇,积极深化双边人文交流。1956年4月,新中国与埃及首次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埃及共和国文化合作协定》,开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双边层面的人文交流,并以中方首次派学生赴埃及留学为标志性成果。至1990年,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交,人文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得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阿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2016年,中国政府首次发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确立了发展中阿关系的指导原则,对人文交流在内的五大领域的全面合作进行了整体规划,从政策高度为中阿双方的人文交流赋能。

近年来,中阿双方人文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一方面,中阿人文交流的合作领域日益拓宽。当前,在中阿合作论坛集体合作框架的带动下,中阿人文交流合作已涵盖文化、宗教、艺术、教育、科研、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旅游、卫生、体育等多个领域。双方积极举办艺术节、文化论坛、知识研讨会、青年对话等多样化的人文交流活动。在教育合作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在12个阿拉伯国家(地区)合作开设了17个孔子学院和4个孔子课堂。阿拉伯国家开设中文系或中文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以来,阿拉伯国家中的阿联酋、沙特、埃及先后宣布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汉语桥”中文比赛先后在埃及、沙特、约旦、苏丹、阿联酋、巴林、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设立过赛区。2008年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生3217名,2018年达到21879名,年复合增长率达19%。2008年只有也门这一个阿拉伯国家进入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或超过500名国家的榜单中,到了2018年,已有13个阿拉伯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500名。近年来,中国设立阿语教学点高校数量升至近50所,多所综合性大学开设阿语以培养复合型人才,阿语院系的区域国别研究方向不断加强,中阿双方相关机构间建立校际关系,从师生互派、合作研究、资料交流等多方面开展合作。阿拉伯国家在中国高校设立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图书馆等平台,深化相互认知并推动双方的翻译和研究。如北京大学的阿曼卡布斯苏丹讲席、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沙特费萨尔国王图书馆、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大分馆等等。

可见,在人文交流的群体层面,中阿双方对青年交流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2016年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就已经提出,双方要积极推动中阿青年交流,加强双方青年事务部门交往,增进双方各界青年杰出人才的接触与交流2022年5月24日,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论坛以视频方式举办。来自17个阿拉伯国家的100余位青年政治家参加,就“国家发展和青年责任”、“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等主题深入交流。阿拉伯国家青年所占人口比例较高,青年群体是未来十年阿拉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是延续中阿关系、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推动中阿青年对话与交流,加强青年领导力建设,提升青年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对促进中阿民心相通,互信互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了全面提升,中阿人文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切实有效的人文交流对深化中阿传统友谊和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阿拉伯国家具有深厚的文明积淀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阿双方应充分树立文化自信,在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不断深化中阿人文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共同开好中阿峰会,带动发展中国家整体团结,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多新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是中阿为彼此注入的“正能量”。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today.com.cn/ctarabic/2018/fmwz/202212/t20221207_80031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