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峰会】李世峻:中国与沙特相向而行——源自发展,也源自友谊

发布者:温越涵发布时间:2022-12-12

2022年12月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在站博士后、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李世峻在沙特阿拉伯发行量最大的主流平面媒体《利雅得报》(当日第5版)发表题为《中国与沙特相向而行——源自发展,也源自友谊》(阿拉伯文)的文章。文章主要内容及阿文原文如下(文章在《利雅得报》登载时略有删节):

图片





近来,世界的目光因卡塔尔世界杯而聚焦海湾阿拉伯地区,亚洲球队和阿拉伯国家球队的优异表现也正在为世界带来振奋人心的惊喜。如果有什么能在此时分享世界的关注和喜悦,我想一定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进行的历史性国事访问。21世纪以来,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双边关系保持了积极靠近、快速发展的总态势,与其说是沙特“向中行”,不如说是中国与沙特相向而行。其背景,是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开放与发展成为浩浩汤汤、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而中沙关系的发展的确引发了一些颇为幼稚的担忧和不安,这恰恰反映了部分人士对中国、对沙特乃至对世界潮流的误读和曲解。

回顾中国悠久的历史,她从来不谋求称王称霸,未来同样如此。同时,中国也从没有只顾自己发展,而是时刻致力于推动以和平、稳定为基础的全球发展,为实现包括友好的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互利共赢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王国始终致力于丰富和提高关乎国家建设的方法和能力,着力改善全体国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而沙特的国家理想,正如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指出的,在于“让国家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无论在经济、环境、文明还是思想等层面”。因此,中国与沙特相向而行,首先源于发展,源于两国向世界开放的共同理想,而并不是为了“选边站队”。这里,我不由想起沙特前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加齐·古绥比博士的那句名言:“那些认为高山之巅狭尖无比、只能容纳一人的观点都是谬误的。事实上,即便峰峦也有平展的土地,容得下所有人。不能包容他人,就意味着不能包容自己”。同理,应把世界的“巅峰”看作一个宽广的舞台,那里容得下众多角色。

从2018年的初秋至2019年的盛夏,我有幸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前往沙特,在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学习和工作,也借助这次宝贵的机会踏足并游历了沙特境内的许多地区。每当回顾那些满是动人回忆的时光和经历,我总会意识到沙特与“发展”密切相关,而亲眼见证其对“发展”理念的践行也是我游历的脚步带来的一大收获,无论在利雅得、吉达、伊赫萨还是吉赞。例如,在我的好友阿里·马尤夫教授的倡议和陪同下,我在小城兹勒菲郊外的沙漠腹地看到了规模庞大、绵延不断的输电网,即便一片人迹罕至、只有个别住户的椰枣树绿洲也有电缆覆盖。最近,通过叶海亚·本·朱奈德博士发来的视频,我还看到了位于塔伊夫和麦加之间的多年来不断延长的高山公路,其海拔据说在两千米以上。所有这些关乎民生的建设项目,更不用说“未来新城”、“绿色沙特”以及其他众多与沙特“2030愿景”相关的发展项目,都印证了萨勒曼国王提到的:“沙特阿拉伯正在为之努力的目标,是实现国民生活的改善、促进国家繁荣、进步、安全与稳定,为满足国民的各种需求提供便捷,让他们过上富有尊严的生活”。值得指出的是,沙特所追求的“发展”,与中国多年来聚焦的“发展”并行不悖,这也清晰地体现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的“六点坚持”: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我也深信,习近平主席此次对沙特的历史性访问,必将使双方围绕推进和践行全球发展而凝聚的共鸣得到强化,进而为中国与沙特、中国与海湾国家乃至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打开全新的篇章。

在亲身感受“发展”之余,在沙特的特殊经历也让我收获了许多永久且宝贵的友谊,更使我对友谊为两国相向而行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愈发深刻的理解。这其中,有首次与我一起品尝中餐就不能自拔的雅拉布·赫亚特先生,有向我赠送了平生第一件沙特传统服饰的诗人好友萨利赫·扎玛楠先生,也有我的第一位沙特中文“学生”、戏剧演员哈麦德·朱内依迪勒先生,更有阿里·马优夫教授的父亲——正是他,一位寻常无比的沙特老人,在那个梦幻的清晨,在沙漠深处,教会了我赤脚行走在柔和、温暖的沙砾之上……还有许多亲切的名字和难忘的场景,不再一一列举。英国著名作家托尔金在其传世小说中表达了“即使最渺小的人也能改变世界”的思想和主旨,同样,我深刻感觉到那些普通的、微末的友谊,也能够消除隔阂与误解、强化并带动两国之间的相互认知和互学互鉴,从而为携手共建面向新时代的中沙、中阿命运共同体锻造真实、生动的情感纽带。

中国有句古语,习近平主席曾经引用它来阐释发展与安全的内在联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阿译:王有勇教授)。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中沙相向而行来说,发展就是树木的根本,友谊就是河流的源泉。通往两国共同谱写辉煌成就的道路,发展和友谊不可或缺。不久前,我读到了好友阿卜杜拉·法拉吉博士在贵报上刊登的文章,其中提到中国很可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以前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借此机会,我也想代表自己对他的观点给予适当的回应:中国并不谋求做发展道路上的“孤勇者”,而是时刻准备与众多伙伴和朋友一道,并肩行走在世界的田野之上,共同分享无数个收获季节带来的喜悦。我想,作为这一历史性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也应该抱定“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信念和理想。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访问学者2018-2019)



原文链接:https://www.alriyadh.com/1986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