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及前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即将访问埃及在新华网阿文版发表文章《埃及与中国:十年战略伙伴关系与未来展望》,全文如下:
埃及正准备迎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的正式访问,此次访问彰显埃中关系深度,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程中又一重要节点,这一伙伴关系是两国在多年对话与互利合作中建立起来的。作为这一关系的密切参与者和观察者,我认为此次访问是评估过去十年埃中关系成果、展望未来机遇的重要契机。
自2013年以来,埃中关系进入新阶段,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基于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的共识,2014年12月两国正式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过去十年里,两国高层互访日益频繁,“峰会外交”成为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十年间无论是双边互访,还是在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场合的会面,两国元首会晤达十余次。
2024年5月,埃及总统塞西访问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同意在已有切实成果基础上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重点推进工业本地化与技术转移合作,并将此作为未来埃中合作的优先方向。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埃产业投资,包括电动汽车、电子产品、太阳能板、化工建材、现代农业技术等领域,同时加强在媒体、文化、科研、人工智能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在经济层面,中国是埃及重要贸易与投资伙伴,对埃及的投资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是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有约185家涵盖多个领域的中国企业。此外,多家中国企业参与了埃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如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新阿拉曼市、港口开发、新能源电站、斋月十日城轻轨以及通信和数字化项目等。
埃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连接亚洲与非洲的桥梁。埃及的地缘政治优势增强其连接全球主要贸易走廊的能力,有助于推动本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发展。2024年初,埃及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实现经济和外交上质的飞跃,也为埃中关系赋予了多边合作的新维度。
在文化层面,埃中文化与民间交流一直是双边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两国均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近年来,赴华学习的埃及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孔子学院的活动在埃及高校日益增多。同时,在艺术、电影和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中埃直航航线的增加和中国游客对埃及古迹的浓厚兴趣使得前往埃及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快速上升。
在政治层面,埃中在许多原则性问题上有共识,尊重国家主权、反对干涉内政,并将“发展”视为实现安全与稳定的关键所在。埃及始终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中国的领土完整;同时,中国也支持埃及的发展权、水资源安全及在地区事务中的努力,尤其是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两国致力于加强在反恐方面的协调合作,并在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强与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发展合作。
此次中国国务院总理对埃及的访问,为两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医药制造、农业与粮食安全、工业技术转移等关键领域拓展合作提供新机遇,并将推动智能与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进程。鉴于总理在规划和监督国家及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的职责,这次访问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过去十年表明,埃中关系已成为基于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共同利益的全面伙伴关系典范。在当今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尊重主权、均衡互利、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尤显重要,这正是埃中关系的真实写照。
编者注:阿西姆·哈奈菲曾于2022至2025年担任埃及驻华大使。